新闻中心
新闻动态

总会新闻|情深意难忘,愿他日再相聚 ——记1966届预科校友入校60年返校活动

2018-09-30 1960

     9月15日上午10点,1966届预科(1958年入学)校友们返回母校欢聚一堂,纪念入校暨原外贸学院预科创办60周年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友总会原校长孙维炎教授、原副校长谭建业教授、校友总会副秘书长苏隆中应邀出席了纪念会。

 

 

 

 

首先,孙维炎教授发言,他深情地回忆起当年的校园生活和同窗情谊,表达了对校友们为国家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认可,言语之间,尽是对贸大学子的骄傲。

 

 

接下来,谭建业教授发言,他动情地回忆了当年作为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、生活的美好时光。

 

之后,张耀桓校友代表1966届预科返校活动筹委会发言。他根据校友们提供的资料和日记,写了一篇追忆当年岁月的文章。文章回忆了工农预科创立的历史背景,描绘了校友们共同学习、共同劳动的时光和深厚的情谊,讲述了校友们学习和工作时的经历。校友们都很感谢母校的培养教育,几十年来,他们在各自岗位上,秉持初心,奋斗拼搏,无怨无悔,给母校、给祖国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
 

最后是校友们的自由发言环节。校友们在追忆当年校园生活的同时,也表达了对领导、老师们辛勤培育的感激之情,并对筹委会成员们无私奉献表示感谢。

 

 

 

 

最后,1966届预科校友聚会在校园聚餐后落下帷幕。

 

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友总会工农预科创办历史:

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友总会首届预科张耀桓校友执笔,结合日记和校友们提供的资料,还原了工农预科创办的时代背景和首届预科校友们学习、工作的经历

 

(一)

1958年,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创办“附设工农预科”,开始招收当年的初中毕业生入学。

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九个年头,时值国民经济发展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,也是各行各业全面发展的“大跃进”年代。

当时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。中苏关系已经明显转冷,而来自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压力依然严峻。对外贸易的发展举足轻重。

外贸人员不足是当时的一块短板。尽管外贸学院已开始为新中国输送外贸人才,但数量极为有限,着实“供不应求”。因此,尽快建立起一支政治上可靠,既掌握外贸知识又懂外语、“又红又专”的外贸人才队伍迫在眉睫。

于是,“三管齐下”,在招收本科生和开办在职外贸干部培训班的同时,创办“预科”,“从娃娃抓起”,为外贸学院本科培养“后备力量”。十分重视政治条件的“北京对外贸易学院附设工农预科” 就此应运而生。

“预科” 实际上是“附属高中”的代名词,学制3年。毕业考试合格者即直接升入本科,继续攻读5年的大学学业。

 

(二)

有幸考入第一届预科的我们,是来自北京和全国多地的应届初中毕业生,主要为工人、农民以及革命干部家庭子女,虽然都出生于1940年前后,但年龄却参差不齐。

1958年8月24日,预科首届新生报到的第一天,同学们满心喜悦地陆续涌入校园——位于北京西郊车道沟的北京外贸学院新址。

其时,正在施工兴建中的“新校园”,原本是一大片农田。刚建起的三层宿舍楼孤零零矗立在校园西侧,与兼做餐厅的礼堂毗邻。功能齐全且采光充足的凹形教学楼,以及多项其它设施都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。

为了应急,教学楼东半边抢先竣工启用,西侧仍在紧张的施工。满载建筑材料的卡车整天不停地进出,呈现着繁忙的工地景象。若非大门口挂着校牌,实难认出这里是北京对外贸易学院!

开始报到的当天上午,年级主任刘纪文老师等召集已经报到的40多名同学说:你们报到以后就是主人了!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帮助学校把校园建起来…… 午饭后,同学们立即投入到修建篮球场的劳动中。平整土地、铲土、推车……人人争先恐后,个个干劲十足,大家不顾汗流浃背,直至晚饭时间。接连一周,报到的同学日益增多,都积极投身到修建操场和百米跑道等劳动中,直至开学。

当时,在建的新校舍条件有限,仅有的一幢宿舍楼只能容纳干训班和部分预科女生居住。其余女生被安排在阶梯教室住宿,许多男同学则住在各自教室后半边的“宿舍”里,形成教室兼宿舍的格局。

1958年9月1日下午2点,开学典礼隆重举行。李秋野院长和王晓楼副院长先后在会上讲话。要求同学们发扬工农子弟的优良作风,刻苦学习,做“又红又专”的外贸事业接班人……

李院长非常关心预科同学的成长,困难时期亲自讲团课,做思想工作。他鼓励大家树立信心,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暂时困难;嘱咐同学们搞好劳逸结合,辩证地理解和处理好劳与逸的关系。他还时常深入到餐厅,趁用餐时间与同学们亲切交谈,了解伙食等情况。

学校对预科同学的生活关怀备至,专门为贫困生设立助学金,解决了许多同学的实际生活困难。入冬时还专门为特困生发送棉衣棉裤等御寒物品,令人终生难忘。

我们首届预科共计220人,分成6个行政班。其中,学习俄语和德、法语的同学分别为一、二班,学习英语的分到三、四、五、六 等4个班。课程设置除语文、数学、政治及历史、地理等与普通高中基本一致外,外语被置于显著重要位置,每周共12课时,份量最重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“听说为先”引领的听、说、读、写“四会”全面发展的外语教学理念贯穿始终,使同学们学习得法,学得扎实,受益颇深。

学校为各学科都配备了强有力的师资队伍,其中不乏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,如:秦宣仁、廖忠佩、景培元、王庆福、宗维贤、张素我、黄秋我、高其冰、谭建业、方备、郝笃琪等。同时,还聘请了多名外教以提高我们的口语能力。教学中,老师们耐心、细致,教书育人,诲人不倦;同学们学得努力、认真,刻苦勤奋。在教学相长中,和谐欢乐的校园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。

 

(三)

“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”、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”是当时的教育方针。为此,学校每年都安排全年级同学去农村,参加为期一周时间的秋收,与农民“同吃同住同劳动”。收红薯、掰玉米、犁地…… 在琉璃河、沙窝、九龙山等地都留下了同学们吃苦耐劳的身影和足迹。在“大干、实干、苦干”的社会实践中净化心灵,锤炼意志,为树立正确的“三观”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。

同学们还利用平日空闲时间捡拾废品换钱,充实班费;暑假期间,一些同学在校内或到北京西郊木材厂参加勤工俭学劳动,挣些零钱,补贴自用。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蔚然成风。

此外,诸如深夜去丰台火车站,欢迎赴朝作战的志愿军英雄们凯旋回国、参加共青团中央举办的第五届国际学联联欢晚会等社会活动,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倍感受益。

最令人难忘的是国庆十周年前夕的队列训练。同学们在体育老师郝笃琪的指挥下,70人一排苦练“踢正步”。9月的骄阳依然似火,同学们头顶烈日,挥汗如雨。随着一声声口令,迈着75公分的步幅,掷地有声,铿锵有力;挺胸、踢腿、摆臂……每个动作都一丝不苟,直至整齐划一。

1959年10月1日,适逢建国十周年“大庆”。在隆重的阅兵式之后,群众游行队伍入场。数十名预科男生走在最前列,共同肩扛巨型国徽、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” 特大横幅,和紧随其后、手持花束的近百名女同学列队行进。他们迈着整齐矫健的步伐,率先通过天安门,引领群众游行队伍接受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。自豪感、幸福感油然而生。

 

(四)

1959至1961年,预科又连续举办了3届。前后4届共招收预科生800多人。其中,绝大部分同学毕业后直接升入本科继续就读。

自1966起,经预科升入本科的学生陆续毕业,走上工作岗位。其中,大部分同学被分配到外贸部等党政机关和贸促会、新华社、外文局以及国有大中型外贸企业等单位。此外,也有部分同学入伍从军、留校或到它校任教,走上教书育人之路。

大家在各自岗位上,秉持初心,积极进取,为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答卷。许多同学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,或成为所在领域的专家、教授和业务骨干。

同学们没有辜负母校的培养教育和期望,几十年如一日,奋斗拼搏,无怨无悔,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。

 

(五)

今年是外贸学院预科创办60周年。

虽然,诞生半个多世纪的“工农预科”早已成为历史,但是它如同一首悠扬美妙的交响曲,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动人旋律,余音缭绕,令人回味与铭记。它的创举与成功不容小觑,那仰望星空、脚踏大地的治学精神更让人心存敬意,给人们以深深的启迪! 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张耀桓 编写

2018年9月于北京

 

 

Baidu
map